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参与意识,我院联合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以及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苍生为念”灾害文献主题展。
我院相关大创项目部分成员在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以“读经典学防灾”为题,设置了四川灾害历史文献、防灾减灾人物、历代灾害诗词等展区,力图借由对防灾减灾相关文献史料、人物大家、传说典故、诗词歌赋的解读与展陈,回顾灾害历史,传承应灾智慧,传播抗灾救灾精神,全面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文化素养。
“苍生为念”展览的第一展区
本场展览的协办方为我院的两个大创小组:“四川历代灾害文学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小组、“诗以言疫:宋代疫病诗辑录与研究”小组。其中,我院副院长罗鹭教授指导的“四川历代灾害文学文献的整理与传播”课题组率先关注四川历代重大灾害文学文献,从民间孤本、诗文笔记、奏章疏议中整理相关资料,探究其中蕴藏的地域特色及精神文化,为此次展览贡献了大部分的史料文献。
5月12日上午,“四川历代灾害文学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大创项目负责人、我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本科学生杨巧如作为嘉宾参与了封面新闻联合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展的全网直播,为大家导览了相关展区与文献材料;我院四位学生代表也在直播现场进行了代表诗词的诵读表演。当天,各类直播渠道总计观看人次已超60万。
我院学子朗诵杨慎的诗歌《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
今年是我院与四川省防灾减灾馆合作举办展览的第二年,至今已有三个大创项目团队依托学院平台以灾害文献展览的形式实现科研成果创新转化。2022年,我院国家级大创项目“元代灾害诗词辑录与研究”团队就作为主要力量参与了“古诗词中的自然灾害”主题展览策划,相关活动的报道刊发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官网。回顾两年的展览筹备过程,主创人员杨巧如表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四川地区灾害文化历史展开挖掘与研究,翻阅了几千万字材料,辑录上千份灾害文献,在精挑细选后进行注释、翻译,并通过展览、新媒体等形式进行传播宣传,希望将这份对灾害的关注与思考,转化为减灾兴川与减灾兴国的文化力量。”
展览主创人员杨巧如在直播活动中介绍四川灾害史文献
关注灾害与文学的交叉领域,开展数字化应用、科普创作、展览交流等传播实践,将大创项目转化为具有切实社会影响的成果,学术上开拓灾害文学研究新视角,应用上推动灾害文化创造性转化,助力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我院学子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灾害面前,文学何为?”的青春答案,更在科研创新、文化传承、民生关注的行动中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使命与担当。
采写|张琳媛、刘欣畅
摄影|张琳媛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