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谢谦,男,又名谢不谦,四川宣汉人,生于1956年。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工学学士、文学硕士与文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度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现为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兴趣:儒学与中国文学,明清文学。著译有《经学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国学词典》《晚明清初劝善文化与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合著)《清代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合著)《短长集》《钟与鼓》《论讽刺》等,合编教材《中国诗歌艺术》《中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国文学》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诗歌艺术》负责人之一。2006年,被评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2011年,荣获四川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2014年荣获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一等奖。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俗文学分体研究》《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先后荣获教育部和四川省奖励5项。
成果情况
专著:
《经学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 1989 年
《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中国文学》(修订版)(明清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中国诗歌艺术》(与王红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国学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译著:
《钟与鼓》(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论讽刺》(译著),昆仑出版社, 1991 年
主要论文:
《论朱熹《诗》说与毛郑之学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85 年 3 期
《梦的神话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86 年 2 期
《关于朱熹《诗》说的两条考辨》,四川师范大学, 1986 年 5 期
《吴敬梓等人修泰伯祠质疑》,南京师大学报, 1986 年 3 期
《朱熹“淫诗”之说平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7 年 1 期
《论屈原形象的塑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88 年 1 期
《周公遗范与儒家礼乐文化的发展模式》, 1992 年 1 期
《儒学独尊的文化背景说》,中华书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3 年 3 期
《大一统宗教与汉家封禅》,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5 年 2 期
《汉代儒学复古运动与郊庙礼乐的正统化》,四川师大学报, 1996 年 6 期
《儒教:中国历代王朝的国家宗教》,中华书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 年 6 期
《刘向著述与汉代政治之联系考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7 年 4 期
《吴敬梓“不赴廷试”辨析》,四川大学学报, 1997 年 2 期
《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四川大学学报, 2001 年 6 期
《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1 年 6 期
《庞德:“中国诗”的发明者》,三联书店《读书》, 2001 年 10 期
《游于艺:徐渭的艺术精神》,四川大学学报, 2002 年 4 期
《论“度柳翠”杂剧的两个系统》,清华学报, 2002 年 5 期
《复古与创新:寻找失落的“真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6 期
《论北宋的通俗滑稽词》,《中国俗文学研究》第一辑,巴蜀书社, 2003 年
《论宋代文人词的俚俗化》,四川大学学报, 2003 年 5 期
《词中故事:明末学风与清初科场案》,三联书店《读书》, 2003 年 6 期
《论明末文人阮大铖的堕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 6 期
《白蛇传:民间传说的三教演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6 期
《儒学独尊的历史真相与儒家学者的精神蜕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
《“典型共名”:革命“红学”的笔墨官司》,《聂石樵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 2006 年
获奖情况
《经学与中国文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3年;
《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
《中国文学》,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谢谦、刘黎明、王红等),2002年;
《中国诗歌艺术》,国家精品课程(谢谦,王红),2005年;
《中国文学》,四川省精品课程(谢谦、刘黎明、王红等),2004年;
《原典阅读与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曹顺庆、谢谦、刘亚丁,王红),2006年;
《中国诗歌艺术》,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王红,谢谦),2006年;
2006年,被评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
2011年,荣获四川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
2014年荣获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一等奖。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俗文学分体研究(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研究》